

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,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邀請多間中學學生,參與《我和我的祖國》音樂錄像的製作,以歌聲及樂器獻頌《我和我的祖國》。
教育局表示,新編版本包括不同組合的人聲演唱方式,以及中國與西方樂器的演奏,教師可透過錄像向學生介紹中文歌曲與中西樂器特色,擴闊他們的音樂及文化視野。利用中西管弦樂重新編曲的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亦展現香港中外藝術文化共融的傳統,希望學生藉着欣賞和歌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了解歌詞的意義及歌曲中藴含的意境,以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,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民身份認同。
《我和我的祖國》一曲由作詞家張藜及作曲家秦詠誠於1983年創作,靈感源於祖國的山河美景。及後於2019年,同名電影以流行風格改編了此曲,並唱遍大江南北,不同的院校、團體皆曾製作過多個版本,共同慶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。
《我和我的祖國》音樂錄像已上載至YouTube教育局頻道(https://youtu.be/-nqpIexrn4o)及當局的教育多媒體網頁。